首页 资讯 正文

岳阳:“四链”融合 铺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通途

体育正文 139 0

岳阳:“四链”融合 铺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通途

岳阳:“四链”融合 铺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通途

红网时刻新闻6月23日岳阳讯(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廖伟平 蒋宗霖 余翼)在湖南理工学院校园职业指导室内,能电学院应届毕业生屈浩林滑动着“岳阳快聘”平台推送(tuīsòng)的(de)岗位信息。职业指导大师宋建明在一旁为他(tā)逐条分析(fēnxī)简历优化建议。仅三天后(hòu),在岳阳人社部门的牵线搭桥下,屈浩林便成功签约长炼(zhǎngliàn)机电工程有限公司。从初期的“人岗错配”焦虑到精准就业的欣喜,他的转变,成为岳阳市破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生动缩影。 2025年,岳阳迎来史上最大规模(dàguīmó)高校毕业生就业潮,应届(yīngjiè)毕业生达1.96万人,同比增长超11%。面对结构性矛盾(máodùn)突出、就业机会收缩的双重压力,岳阳市人社部门迎难而上,精准施策,以“织网(zhīwǎng)、引路、搭台、兜底”为脉络,构建起“政策(zhèngcè)链、服务链、生态链、帮扶链”四链融合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。 今年5月,在(zài)岳阳市创业就业赋能中心,由创客轮值的“江湖夜语”活动(huódòng)常态开展,图为赋能中心邀请了AI开源社区“Way to AGI“团队与本地创业者、高校学子共探AI未来(wèilái)。 织网:政策链协同破壁垒,聚合力破解“孤岛困局(kùnjú)” “过去是企业招人(rén)难,学生找岗难,症结在于资源分散、信息不通。”岳阳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郭志敏道出关键。今年2月,岳阳市人社(shè)局牵头建立市级“政校企社”联席会议机制,成为破局关键一招。这张覆盖12家市直单位、4所高校、200余家重点企业及社会组织的协作网络,将(jiāng)分散力量拧成一股绳,有效打破了资源壁垒(bìlěi)。 依托此机制,产业链人才需求图谱得以精准绘制,并与高校专业(zhuānyè)数据无缝对接。岳阳职业(zhíyè)技术学院、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据此动态调整专业布局,合理调整护理、师范等传统专业,前瞻性布局低空经济、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;市级职业指导(zhíyèzhǐdǎo)师协会(xiéhuì)应运而生,职业指导课程实现高校全覆盖(fùgài),惠及3000多名(duōmíng)学子;平台累计归集发布优质岗位3.2万个。 机制(jīzhì)建立以来,各方紧密(jǐnmì)协作,召开专题会议4次,有力推动了政策、岗位、服务等核心资源的共享互通。 引路:服务链精准滴灌,智慧平台解锁“人岗匹配(pǐpèi)” 走进岳阳市(yuèyángshì)人社局大厅,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岗位匹配的(de)动态数据(dòngtàishùjù)。这个上线仅一年多的平台,依托“数据驱动+智能匹配”新模式,已吸引(xīyǐn)1.2万家企业入驻,发布岗位超10万个,累计访问量突破1400万人次,活跃度稳居全省同类平台前列,并荣膺2024年度岳阳市政务服务“高效办成(bànchéng)一件事”十佳改革案例。 线下服务同样活跃。百余场招聘(zhāopìn)活动吸引1.2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参与,达成就业意向2074人。“大学生名企行”活动则让匹配从数据走向现实。四场深度体验吸引500余名(yúmíng)毕业生,意向签约率超(chāo)50%。“企业技术(jìshù)总监那句‘实验室和(hé)生产线只隔一扇门(yīshànmén)’,最打动我。”参与活动的岳阳(yuèyáng)职院学生吴嘉衡感慨道。景嘉化工人事部长卢安化对此深有体会:“当学生亲眼见证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,职业认同感被点燃,就业的内生动力自然增强。” 2024年9月(yuè),湖南省2024年“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”暨湘北地区招聘会在岳阳市人才(réncái)超市举办。图为两位市级职业指导专家在招聘会现场(xiànchǎng)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。 搭台:生态链育苗(yùmiáo)成林,创业沃土释放“乘数效应” 汴河街的青石板上,湖南江湖名城创业孵化基地(jīdì)承载着无数青年创业梦想。湖南理工学院毕业生肖雅芝在此创办文创工作室。今年4月,其开发的毕业生纪念品项目遭遇资金(zījīn)瓶颈。岳阳市人社部门特事特办,两周内即发放(fāfàng)创业补贴1万元并提供20万元贴息贷款支持。5月25日湖南省第四届旅发大会启幕之际,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亲临基地,肖雅芝展示(zhǎnshì)的热销(rèxiāo)文创——小型岳阳楼模型,获得了(le)书记的充分肯定与(yǔ)鼓励。 今年以来,岳阳(yuèyáng)市大力(dàlì)实施创新创业和返乡创业促就业机制改革,在全省率先设立创新创业发展(fāzhǎn)中心,构建“平台(píngtái)+融资+政策”三位一体的(de)创业服务体系。在全市加速推进20个创业就业赋能中心建设,提供不少于50%的面积设置大学生创业陪跑空间,配备专业导师,为来岳留岳(yuèliúyuè)创业者提供从“抵达服务、孵化支持(zhīchí)、金融支持”到“项目转化落地、初创纡困”等全流程精准服务,确保在岳创业可以“一次问清、一站办全、一服到底”。“就是岳阳的创业地图给了我明晰的指引,回国来岳创业之路特别顺利通畅。”留学归国青年(qīngnián)创业者赵浜感慨“一图在手(zàishǒu),项目入孵,全程帮扶,梦想实现”。 在岳阳市大学生创业(chuàngyè)孵化基地,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(fēngfù)的创业服务活动开展已(yǐ)成为常态。创客沙龙上,商业模式创新、市场营销策略、初创企业融资技巧(jìqiǎo)等热点话题分享热烈;创意市集(shìjí)作为‘小步(xiǎobù)快跑’的实战课堂深受青年创业者欢迎;企业诊室、创业公开课、江湖夜语等活动更是聚焦专家讲授,主题知识(zhīshí),干货输出,给(gěi)大学生初创者提供了思维碰撞、资源对接的平台空间。在岳阳,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每年举办的各类创业服务活动近百场次,为上万名青年创业者搭建了交流成长平台。 岳阳市人社局(shèjú)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坚持需求(xūqiú)导向,深化创业(chuàngyè)服务供给侧改革,拓展服务内涵,创新服务模式,持续优化政策环境、服务环境和市场环境,用心用情用力当好(dānghǎo)创业者的“贴心人”和“护航者”,让更多创业梦想在巴陵大地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。 兜底:帮扶链筑牢保障,双轨并行夯实“就业(jiùyè)底盘” 毕业(bìyè)季临近,岳阳就业服务开启“双轨并行”。对(duì)在校生,“政策宣传、招聘服务、就业指导、创业服务、职业培训、困难帮扶(bāngfú)”六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;对即将离校的岳阳籍学子,人社部门建立“一生一策”台账,通过“信息摸底(mōdǐ)、岗位推荐、职业指导、求职实训、双选(shuāngxuǎn)招聘、政策安置”六步法,织密就业兜底网。 就业见习岗位成为关键托举。今年全市计划开发见习岗位4000个,较去年激增260%,覆盖教育、医疗、信息技术、现代服务、制造业等重点领域。“我们(wǒmen)重点向技术技能类、基层服务类岗位倾斜资源,既满足(mǎnzú)毕业生过渡期需求(xūqiú),也为基层储备人才。”市就业服务中心党委专职(zhuānzhí)副书记肖建红介绍(jièshào)。 针对(zhēnduì)1481名困难毕业生,人社部门(bùmén)协同高校精准施策:优先推荐岗位、组织技能培训、提供创业服务(fúwù)、加大求职(qiúzhí)补贴落实力度(lìdù),确保100%实现就业。湖南理工学院招就处处长王庆华的手机里存着314名困难毕业生档案:“小到简历照片费,大到异地求职路费,我们力争‘不漏一人’,兜住底线。” 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(nántí),既需政策协同的力度,更需服务触达的温度。岳阳以“四链融合”实践,将(jiāng)责任与关怀(guānhuái)倾注于就业工作的全过程(quánguòchéng)。岳阳市人社局局长黄(huáng)达江表示(biǎoshì):“全市人社系统将扛牢主责,以‘时时放心不下’的责任感与‘等不起、慢不得’的紧迫感,持续加力政策供给、优化服务效能,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。”
岳阳:“四链”融合 铺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通途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